做手机可以 做杂志小米行不行?!

时间:2021-01-23 11:22:10 来源:互联网 阅读:-

做手机可以 做杂志小米行不行?

9月初,知名的手机品牌小米在官网悄无声息地上线了一本杂志——《小米》。封面上,微笑的刘诗诗身着黑色上衣,右手握持着一台银色的红米pro,除了小米两个大字及对应拼音外再无多余的元素,干净利落。

据说此本杂志每期发行百万册,如果数据属实的话,那么《小米》杂志可以进中国杂志发行量前十了,要知道在国内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一的《读者》平均每期印数也不过350万册。

9月9日《小米》杂志正式出刊,确切来说《小米》是一本面向小米用户的产品目录型杂志,主要用来展示小米的最新产品信息,还有一些和小米相关的文章、作品。

就其内容来看,更多是产品目录+企业内刊的形式,至于小米标榜的“重温纸质阅读的宁静与浪漫”,其实很难感受到。除了小米粉丝或购买了小米产品的顾客收到这本杂志会有获得“赠品”的快乐,作为一个普通读者,看到“手机篇、电视篇、智能硬件篇、配件篇、生活方式篇、服务篇”六个章节的名字,就有一种浓浓的企业内刊味道扑面而来。

其实有很多公司都出了自己的杂志,其中有一些杂志,不需要报刊亭,在自己的渠道里,静静存在,成为一种标志。中国企业内刊中,房地产企业的内刊最有品质,比如已经停刊的SOHO中国的内刊《SOHO小报》,《SOHO小报》联络了许多中国当代有想法、有思想的人来写文章,这里每期都集中一些有分量的思想和言论,使大家在热热闹闹的商业社会中能安静下来,听一听真正有见地的声音。直到停刊之日时,人们才发现,这本刊物就像是中国版的《纽约客》,虽然它们都没有获得商业上的成功,但是,它们却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令人吃惊的角色。《SOHO小报》的成功,以至于其停刊时,作为一本企业内刊让媒体圈和文化圈引发了大量讨论,很难说潘石屹的SOHO中国是否因为《SOHO小报》的存在而更具有知名度。

比如万科集团的《万科周刊》,其定位是“企业视角,人文情怀”,在财经类专业媒体兴起之前,《万科周刊》几乎成为中国财经企业界的最佳读物,虽然它只能采取赠阅方式发行。在早期的《万科周刊》上,读者经常可以看到署名“帆生”的文章,这其实就是王石的笔名。《万科周刊》的封面和专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着很高的水准,不比今天的《新周刊》差。

据说小米做这本杂志是要“建立用户理解的生活美学,让小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”,在这个方面做的最好的应该是无印良品。无印良品通过设计来传达自己的美学主张,从产品、品牌到设计,无印良品始终坚持以一种内敛、中庸的方式展现自身的生活主张,包括它的产品杂志。

当然,无印良品是家庭用品,小米是工业产品,两者会有一些区别。

2016年3月雷军成为《连线》杂志英国版四月刊封面人物,封面标题是“是时候模仿中国了”(It’s time to copy China)。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雷军以性价比为核心的“小米模式”。凭借这个对外国人来说还很新鲜的名词,小米创造了450亿美元的估值。

吸引大量用户的是以性价比为基础建立的小米品牌文化,因为在低价基础上能让年轻人基本满意其外观和大致表现,小米的一个口号——“年轻人的第一台手机”就这么红了,而且概括的很恰当。以后自然的,又有了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视,第一个台灯,第一辆平衡车,第一个插线板和第一个鼠标垫。

那么,小米能不能做一本“年轻人的第一本杂志”呢?这本杂志可以不是现在这种狭隘的产品目录,以及内刊式的行文,相信目前这种形式出过两期新鲜感过后,就会像产品手册一样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了。

就一种“生活方式”的杂志而言,其本质应该是杂志式的或者说媒体式的,而非内刊式的;其内容或许可以更生动和广阔,需要更有耐心的去构建一种自己的美学方式、表达方式, 不只是创造一种商品品牌,而是推广一种生活方式。

对小米来说,这样的要求或许有些无理,因为它毕竟是一个商业品牌,不是媒体。但对于一本好杂志而言,我们需要的绝不是内刊,而是一种从独立出版物中获得美学体验、世界认识的阅读感、质感,我知道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有这样的渴望。

推荐阅读:镇江热线

(正文已结束)
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